莫扎特《第八弦樂四重奏》,F大調,K168,作于1773 年8月。莫扎特第八號至第十三號6首弦樂四重奏,因作于在維也納留居期間,故稱之為《維也納四重奏》。這首作品共4個樂章:
1、快板,F大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由互相對照的兩個動機的不均衡樂節構成,經開頭動機以對位手法發展的推移部,出現小提琴以八度奏附點音符,中提琴、大提琴單純進行構成的第二主題,這個第二主題后半部演變成下行半音階。發展部由兩部分構成,前半部是第一主題第三小節動機的對位化發展,后半部是第八小節對位化發展。再現部按原型再現。
2、行板,F小調,奏鳴曲式(二段體)。借用海頓作品20之五《F小調賦格》終曲主題發展成兩個主題,第一主題以同度卡農呈示,經半音階推移而轉C 小調,第二主題亦以對位開始。發展部則以短小的推移部形式處理,再現部均以F小調再現。
3、小步舞曲,F大調。小步舞曲由主旋律與伴奏的節奏模仿出輕妙無比的趣味,中段為降B大調,以對位法作成。4.快板,F大調,由4小節略顯平凡的主題構成嚴格的賦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