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第二弦樂四重奏》,D大調,K155/134a,作于1772年10月末至11月初。從第二號至第七號的6首弦樂四重奏,因作于第三次意大利旅行途中,故稱之為《米蘭四重奏》,共4個樂章:
1、快板,D大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是由兩部分互為對比的和鳴曲風格,活潑的應答一旦以主調結束,推移部從D小調始,馬上轉為A大調。第二主題是與推移部開頭同樣以二度和弦開始的如歌旋律,變化和弦在加入歌劇式的重音后,以協奏曲風格的結尾部華麗地結束。發展部轉用新的動機,4件樂器同時加入以卡農方式開始,第二小提琴奏出升F小調優美的旋律,第一小提琴接替后轉調至D大調,引出再現部,再現部按原型再現。
2、行板,A 大調,奏鳴曲式,二段體。第一主題有拿波里派歌劇旋律特點,第二主題為兩把小提琴交互奏出短小的旋律,兩者以三度重疊后結束。發展部以B小調將第一主題予以變形處理,經A小調而回到主調。第二主題以下以主調再現,最后回想第一主題而結束。
3、中庸的快板,D大調,回旋曲主題有舞曲風格,形式為A-B(A大調)-A-C(D小調)-A-D(D大調)-A,3個插句中,除C外,其它僅為經過風格的快速音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