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唐代清商大曲中就有此曲名,琴曲中也有多種。目前山東琴派流行的一種,在歷代琴譜中刊傳較廣。
錢占壽所作的一種只見于他的《錢氏十操》(1880)中,曲調緊五慢一,頗有“搗衣搗衣復搗衣,搗到更深月落時。”的意境,傳為唐代潘庭堅作。秋涼時節,家家婦女都為親人制冬衣,為此需搗衣,故名《秋杵弄》、《秋院搗衣》。樂曲表現了婦女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楊掄《太古遺音》分析其樂曲內容是:“始則感秋風而搗衣”,“繼則傷魚雁之杏然”,“終則飛夢魂于塞北”。
主 講:李雄英
立即試聽
2015, 古箏學習紀念中法國際音樂怎樣打好北京民樂關杰:古如何挑選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
頁數:173頁
isbn:7-103-01302-0
購買價:18元
任何一樣樂器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好的古箏最佳使用時期可達20年之久。既便過...
蒙古箏,即雅托葛,流行在我國錫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帶古老的民族樂器,表現力十分豐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