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船調》演唱 湯燦
《龍船調》是利川民間劃龍船唱腔的主體。
《龍船調》之所以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主要由于它詞曲都很有特色。歌詞通俗又洗煉,以淺顯質樸的詞成功地塑造藝術形象。歌中描繪了一個活潑俏麗的少婦回娘家時途經渡口,請艄公擺渡過河的一幅鮮明生動畫面。它的音樂特色在于旋律起伏較大,單域較寬,節奏較自由,腔調高亢婉轉,有很強的抒情性,感染力強。
《龍船調》以《種瓜調》為基礎,積累了當地勞動人民長期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字里行間透露出濃濃的生活氣息,經過反復推敲錘煉,詞義更加精煉,旋律更是極其流暢、優美動人,集中而風情萬種地表現了土家么妹兒的嬌羞、嫵媚,秀才的酸腐、挑逗以及駝背艄公的幽默、野性,從而完成了從形式到內容的重大飛躍。
1957年利川民間藝人汪國盛、張順堂首次將《龍船調》作為參加全國第二屆音樂舞蹈匯演節目在北京懷仁堂演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武漢歌唱家劉家宜最早將她唱的《龍船調》灌成唱片流行全國,王玉珍又將《龍船調》唱到了日本,還有著名歌唱家王潔實、謝莉斯、魏金棟、李谷一、湯燦等多次傳唱。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將其唱到了悉尼歌劇院、維也納金色大廳、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在全球掀起了傳唱《龍船調》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