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學有7個遼寧省省級重點學科、重點培育學科,3個省高水平重點學科,5個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有8個學科獲省提升高等學校核心競爭力特色學科建設工程“一流學科計劃”和“特色突出計劃”;已建成先進設計與智能計算機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通信網絡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等19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及人文社科基地。近年來,學校承擔一批國家863和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支撐計劃項目等,其中國家863、973項目和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30余項,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60余項;學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防、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6項,省部級自然科學和科技進步一、二等獎20項,位于遼寧省80余所高校的前列。
學?傉嫉孛娣e12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5.3萬平方米,圖書館面積2.16萬平方米,館藏圖書140萬余冊。由綜合體育館、中心體育館、網球館、游泳館等組成的體育場館面積達2.07萬平方米,體育設施達到國際比賽標準,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美國田徑隊的訓練基地。
大連大學注重吸引國外智力,積極開展國際間交流與合作。先后與日本筑波大學、中央大學、名古屋外國語大學、北陸先端科技大學院大學、金澤大學,美國特洛伊州立大學,韓國中南大學院、群山大學、昌原大學校、鮮文大學等6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關系,聘請外國專家與知名學者來校任教、講學、訪問,學校也組團或派教師出國進修、考察及學術交流。
目前,大連大學已經進入了“調結構、建特色、上層次”、努力創建全國一流教學研究型地方大學的新的發展階段。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是——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文化興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方略。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教育質量和服務地方為重點,以人才隊伍建設和大學文化建設為支撐,以特色建設和內涵發展為主題,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動力,凝練學科方向,轉變發展模式,立足大連,服務遼寧,面向全國,培養“會做人、能做事,會學習、能創新”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到2015年,力爭實現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的突破,初步建成規模適度、質量優異、結構合理、特色明顯,優勢突出,部分學科居于省內領先地位、綜合實力處于國內地方高校一流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地方大學。
音樂學院
音樂學院的前身是1987年的大連大學師范學院藝術系,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學院的辦學水平逐年提高,專業結構日益合理,學科建設發展迅速。學院現設音樂教育、舞蹈、管弦、鋼琴、聲樂、文藝編導、音樂理論7個系,共有40余個專業方向,擁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的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院現有在校生805人,教職工78人,專任教師6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講師29人,助教13人,外聘教師20余人。近年來涌現了一批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學院在研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21項,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在國家級、省級大賽中獲獎項40余次,特別突出的是大連大學青年交響樂團連續兩年在法國、美國交響樂比賽中獲金獎;聲樂系在第一、第二屆全國普通高等院校聲樂展演賽中榮獲金獎4項;舞蹈系在第七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中獲表演銅獎;青年教師在國際鋼琴、聲樂比賽中獲獎7人次,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普通高校音樂聯盟主辦的“神州唱響”全國高校聲樂展演連續三屆在我校舉行,中國音協黨組書記徐沛東、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金鐵霖、馬秋華等親臨比賽現場并給予了高度評價,我校師生獲得教師組、學生組多項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