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的背后是她默默無聞的努力與付出。鄭潔說:“是日復一日的積累才讓我在臺上這么有自信的歌唱。”五年前鄭潔初來北京,新的環境,新的平臺讓她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五年來,鄭潔一方面通過各種比賽不斷打磨自己一方面也通過豐富的舞臺實踐充實自己。為了備戰本次金鐘獎比賽,鄭潔早早就開始了準備。“差不多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張建一老師精心幫我挑選曲目,我也很用心的在努力。老師給我布置的曲目我每天都在練,幾乎每一首曲目都練過不下數千遍。”
“天賦是父母給的,成功卻是完全靠后天的努力來贏得的。”鄭潔對每一首曲目都下足了功夫,幾乎各個演唱者的版本都經過她的仔細琢磨,在廣泛吸取各家所長的基礎上,鄭潔又融入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手捧大獎,鄭潔說最要感謝的是自己的恩師張建一先生。“張老師給了我一個全新的音樂視野,讓我不斷的吸收新鮮的東西。不只是音樂,張老師更用他的人生經驗和豐富閱歷深深影響著我。”深入的磨練加上名師的指點,鄭潔手中的獎杯的確是名實之歸。
一切歸零 開始新的起跑線
得到了國家級的聲樂大獎,鄭潔并沒有欣喜若狂,對她而言,金鐘獎是業界對她多年來學業的一個肯定,更重要的是金鐘獎給了她一個更好的方向和更高的起點。“金鐘獎是我的一個開始。這是評委老師們給我的機會,所以我更要有一份責任心,讓自己不斷的進步提升。不要讓他們覺得看錯了人。”
結束了金鐘獎的比賽,鄭潔說征程才剛剛開始。“現在最強烈的感覺是時間不夠用,要學的東西太多,要做的事情也太多。”談到近期打算,鄭潔說未來想出一張自己的專輯,總結一下幾年來的學習成果,同時,自己的個人音樂會也進入了準備階段。當然做為一名年輕的美聲歌唱演員,歌劇舞臺上有她永不停息的追求。演好歌劇也是鄭潔最大的夢想。從《La Boheme》中的Musetta、到《La Traviata》中的Violetta、從《Le Nozze di Figaro》中的Susanna到《Don Giovanni》中的Donna Elvira、《Don Pasquale》中的Norina,幾年來鄭潔在歌劇舞臺上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形象。“我喜歡歌劇里面體會不同的人生,每一個角色都不是我們看起來那樣簡單的,要走進一個角色的內心世界靠的不僅僅是靠演唱技巧,而是全身心的投入以及對歌劇的文化背景和音樂表達的準確理解。”
歌唱之余,鄭潔又致力于公益事業。2010年在中國綠化基金會、人民日報雜志社和綠色中國雜志社聯合舉辦的中國綠色寶貝評選中,鄭潔以其陽光甜美的形象和出色的表演榮獲“最佳風采獎”,2011年鄭潔又將首屆中國“玫瑰公主”的稱號收入囊中。
音樂之外,鄭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求學期間她就在上海音樂學院創辦了書法社,并在建校75周年之際舉辦了書畫展;喜歡文學的她還在200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80周年赴西沙的慰問演出途中寫下了6000多字的散文詩《感動西沙――我的藍色日記》,發表在《我是西沙人》一書中。
鉆石的璀璨源自千萬次的打磨。光環的背后,沒有人真正知道鄭潔付出了多少努力,面對一路走來的挫折與艱難,鄭潔更愿意用微笑一筆帶過。“我很感謝一路上遇到過的挫折,如果沒有挫折,也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反彈和自我超越。藝術之路并不是順利就是好的,一定是慢慢積累慢慢沉淀的過程,只有經歷了不同人生經歷之后對作品的理解才會更加深刻。”采訪結束后,鄭潔的自信與優雅讓記者久久難忘,面對榮譽,她的那份淡定和最樸實的努力更加讓我們感動。用心唱歌用心生活,用心走好未來的每一步,相信鄭潔一定會有一個如鉆石般璀璨的明天(來源:新華網)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