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秉承“為祖國歌唱、為社會奉獻、建藝術高地、走時代前列”的辦學理念。以優良的學風和高水平的教育質量為國家培養了萬余名優秀專業人才。戲劇家熊佛西、陳白塵、吳茵,作曲家常蘇民、何訓田、賈大群、高為杰,畫家張大千、張善子、李有行、吳作人、丁聰、馬一平,語言學家呂叔湘,聲樂教育家郎毓秀,鋼琴教育家但昭義,舞蹈教育家李楠,表演藝術家劉曉慶,世界鋼琴王子李云迪,青年鋼琴家陳薩,世界青年小提琴家寧峰、文薇,歌唱家范競馬,青年歌手張邁、李宇春、何潔、譚維維、王錚亮、魏晨、秦海波、韓煒等均是我校杰出校友代表。
我校年均科研經費投入552萬元。近年來,共承擔科研項目411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9項,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3項。在國際國內比賽中,我院師生共有7294人次獲得各級各類獎項6759項,其中國際獎873項,國內獎5886項。
學院的發展一直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和支持。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溫家寶、李鵬、李嵐清、周永康、曾慶紅、曾培炎、楊汝岱等先后蒞臨我院視察,聽取學院發展匯報,觀看我院師生的匯報表演,并與師生們親切座談、聯歡,對我院的辦學成績、辦學特色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
強校之夢,緣于報國之情。四川音樂學院全院師生員工正同心同德、乘勢而上,為創辦人民滿意的四川藝術大學而昂揚奮進。
二、培養目標
根據社會需求,著力培養基礎扎實、技藝深厚、綜合素質較好的高、精、尖藝術人才和適應性強、出口寬的復合應用型藝術人才。
三、本科層次招生專業
。1)音樂類各專業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