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奏出動人故事
錄入時間:2009-11-21 來 源:中國古曲網 [音樂考級]
每天上班,要穿過一個自由市場,自由市場大都經營一些低檔的玉器、絲巾、帽襪之類的小商品。走的次數多了,漸漸地,我甚至能把每個攤位經銷的諸樣物什記得八九不離十。
有一天上班,我剛走到賣玉器的地段,忽然前方隱約飄來一陣音樂聲。我聽出來了,是二胡拉的《梁祝》。踏著輕柔漫漶的琴聲,不覺我來到拉二胡的人近前。放慢腳步,我看到那人側面朝街,坐一方凳,兩條腿的膝蓋習慣地疊在一起,呈傳統的拉二胡姿勢。他拉得很投入,我走到他攤位時,他開始拉“化蝶”了。低婉纏綿的琴聲如泣如訴,他攤子上的賣品和其周圍的攤位一樣擺著大同小異的帽襪手套之類的小物品。只是我很欽佩他的琴技,用二胡把《梁祝》拉到如此出神入化的份上,足見其音樂天賦很高,當他拉到“山伯永戀祝英臺”時,我眼中的淚水不知不覺被那凄切的顫音帶將出來,怕其他商販看見,我加快腳步走了過去。
從那以后,我每天下午上班或是下班,幾乎都能聽到他的二胡聲。有時他也拉阿炳的《二泉映月》。久而久之,我就記得他大概的相貌了。那是一位中年男子,其身上絕沒有生意人那種世俗的味道。可以說,他是儒雅的,更像是一位紳士。只是我不知道他緣何淪落到做這種近似討飯生意的地步。有天,和同事逛街,路過拉二胡小商販的攤位,當時那人正在給一個客戶找零錢。不想,我同事丟下我,徑直走向他的攤位拿了兩沓襪子說要了。同事遞過五十元人民幣,結果找出的零頭一算比市面還便宜五元,同事硬把多找的錢推了回去。我看出來同事原是和那人很熟。離開那人的攤位,我調侃同事買那么多襪子做販子?同事接著給我講了那個小商販的故事:
原來小商販和我的同事曾經是同事,小商販起先是從某豫劇團轉業到他們單位的。在劇團小商販演小生,其妻飾花旦,兩人經常搭戲,日久生情后來就締結了秦晉之好。再后來那個劇團走下坡路開不出工資,夫妻倆只好轉業到了企業。二十多年過去了,孰料去年秋天,小生的妻子得了尿毒癥,妻子做透析家中積蓄花得所剩無幾,無奈之下,小生每天下班后做生意掙錢只是為了給妻子換腎。知道情況的人都想幫助他們,但又怕刺傷他們的自尊心,故而大家就變個法子到他攤位買東西。
這些天來的謎團終于揭開了。我決計讓幾個好朋友把平日所要購買的小物品鎖定在他們的賣品上,唯愿我們的綿薄之力能為他夫妻送去一縷春風。
當我和同事快要走出街頭時,忽然身后又傳來一陣熟悉的旋律:“彩蝶雙雙久徘徊,千古傳頌生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