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悠揚的葫蘆絲
錄入時間:2006-11-17 來 源:廈門日報 [音樂考級]
葫蘆絲,又名葫蘆簫,主要流傳于云南傣族及阿昌、德昂等少數民族地區,傣語稱“篳郎叨”,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
葫蘆絲音色柔美,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調等民間曲調,最適于演奏旋律流暢抒情的樂曲。葫蘆絲音域不像大家熟悉的竹笛那樣能達到三個八度以上,通常在9度以內,最多不超過11度,為民族調式音階。其音色輕柔細膩,圓潤質樸,柔美迷人,極富表現力。
用葫蘆絲獨奏《月光下的鳳尾竹》,能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讓人不由聯想起那郁郁蔥蔥的鳳尾竹林:別具一格的傣家樓閣撒落在竹林間,有如天上的星星。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隱隱飄出陣陣葫蘆絲聲,淡雅、低沉、悠揚、委婉,是那樣醉人;江水靜靜地流淌,在銀色的月光下波光粼粼,參差斑駁的竹影在風中搖曳,微風輕拂鳳尾竹,遠看像一層綠色的霧在舞動。竹樓里,美麗的阿妹正深情地凝望窗外;竹樓外,癡情阿哥愛慕的葫蘆絲聲,在靜謐的夜晚愈加纏綿;他們彼此傾訴著心中的愛戀,傣家兒女的情歌,打動著我們的心……
朋友,你喜歡葫蘆絲嗎?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個人落寞了,你可以斜倚在廈門的海邊、湖旁,吹起葫蘆絲,吹到酣時閉上眼,你可曾看見一襲花衣的精靈?她飄逸輕靈的舞姿被月光剪裁成曼妙的身影,頃刻,塵世的悲歡都化做纏綿的回音。
西里洪霞,哈尼族,現居廈門,2002年參加全國新人大賽榮獲“少數民族樂器十佳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