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2009北京合唱節專題
江蘇江陰人。1945年參加新四軍,入山東大學文藝系,后任部隊文工團指揮。解放后任電影樂團指揮,為《龍須溝》等幾十部電影錄配了音樂。1955年赴莫斯科音樂學院留學,師從著名指揮家金茲布爾克。這期間曾多次舉行交響音樂會,演出歌劇《塞維爾的理發師》,并指揮全蘇廣播交響樂團演出中國作品專場。1961年回國任上海交響樂團指揮,經常舉行中外交響音樂會,曾指揮歌劇《蝴蝶夫人》、舞劇《三角帽》、《葛蓓莉亞》等的演出。1975年隨團赴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訪問演出,都獲得好評。他的指揮穩重、清晰,而有氣魄;處理作品細致、深刻,富有激情。
85歲高齡的指揮家曹鵬,受邀擔任上海市“慶祝交響大合唱《黃河》誕生70周年紀念特別節目”總指揮,近日正在緊張排練之中。
這場演出不容易,除了樂隊,還有四百多支合唱隊組成的兩萬人合唱團。而曹鵬在接下這個任務之時,離演出只有兩個月。
曹老目前常年負責三支樂隊——上海交大交響樂團、南洋模范中學交響樂團以及上海城市交響樂團的排練演出。每年他都要為這三支樂團制訂詳細的排演計劃。暑假本來就是每年能對學生樂團進行集中訓練的難得的黃金時段,下旬他還將率領交大樂團赴美國巡演。但當得知是紀念《黃河》演出,曹老毫不猶豫地接了下來。原因很簡單,曹老年輕時參加新四軍打日本鬼子軍,就曾和戰友們唱著《黃河船夫曲》,在激流中搶渡黃河。而這又是中國交響大合唱中的最經典作品,曹老把它比喻為我們中華民族的“貝九”,已經無數次指揮演出。
樂隊是上海交響樂團,曹老不必多費精力。他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合唱隊。自從接下任務,他每周都要安排時間深入各個合唱團參與排練。上周四他到文新大廈為女記者合唱團排練,邊排練邊給大家介紹作品創作背景。排練《黃水謠》時,他說“這里是要哭著唱的”,講到《黃河船夫曲》,他說“冼星海在這里運用了只有四個音符的‘主導動機’——很高級的作曲手法……”就這樣邊講解邊指揮邊提出要求,合唱隊員們就像聽課一樣,非但學到很多知識,還很快掌握了演唱方法,排練變得充滿趣味,進度大大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