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有二十一根弦)
古琴(有七根弦)
古琴與古箏是一回事嗎?半數大學生竟回答是。由東南大學承辦的“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報告會”上,專家們對大學生對傳統藝術漠視態度感到擔憂,并呼吁學生們別一味沉溺于流行文化,應該靠傳統藝術近一點。
古琴與古箏是一回事嗎?半數大學生竟回答是。由東南大學承辦的“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報告會”上,專家們對大學生對傳統藝術漠視態度感到擔憂,并呼吁學生們別一味沉溺于流行文化,應該靠傳統藝術近一點。
“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報告會”是全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重頭戲之一,昨天活動現場云集國內高校藝術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北京理工大學曲香竹老師認為,外來音樂文化不斷流入國內,對于我國傳統音樂造成了巨大沖擊,青年學生在日漸“現代化”的成長環境中缺失了傳統音樂熏陶,這成為青年學生漠視傳統音樂的原因之一。許多青年人認為聽傳統音樂意味著“老土”,提到樂器,生長在中華土地上的青年人會第一時間提到鋼琴、小提琴。而面對中國傳統樂器,甚至有半數學生會把古琴和古箏混為一談,大部分學生根本不知道古琴有7根弦,古箏有21根弦。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仲呈祥還談起一次大學校園見聞,女明星與幾位老藝術家一同訪問一所藝術院校,結果學生們把女明星團團圍住,卻把幾位老藝術家晾在一旁。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葉朗教授表示,他不反對大學生追逐流行藝術,但眼光只盯住流行藝術是不行的,流行藝術起不到引領審美感受力,促進青少年心智成熟健全的作用。專家們認為,高校的高雅藝術教育看似“無用”,甚至不能在學生學業及就業中體現立竿見影的價值,但是學生在大學階段若接受了成功的藝術教育會使他們一生受用,他們的審美感受能力也將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斷地積累、完善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