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戰友們一起與國外的朋友交流經驗
考級是一種方法,而不是目的
如今,社會上考試的門類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人們對現在音樂考級體制褒貶不一,升學的壓力以及來自社會的競爭,讓孩子們不堪重負,好多的家長和老師讓孩子學習音樂的目的并不在音樂本身,如升學能夠加分,或是在文化考試不太理想的情況下走一條捷徑。
張老師同時也是中國音樂學院長笛考級的執行主編,編寫過多本長笛考級的書籍,對音樂考級他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音樂教育比起以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隨著學習音樂人群年齡的低齡化,對音樂教育的發展是好現象,學習的人多,音樂水平一定會有大的提高。但是總的來說,國內的音樂考級體制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對音樂的學習看起來是一種促進作用,是好的一方面。但光是為了考級而學習,或是為考級而考級,這就失去了學習音樂本身的意義。考級是一種動力而不是壓力。對孩子更應該重視的是音樂綜合能力的提高。學習音樂,如果能走上專業的道路是很好的事,如果沒有走專業的路,那對豐富生活,陶冶情操具有更大的幫助。
考級是一種方法,但不是目的。如果沒有考級,恐怕學習的動力不夠足,可以把考級作為短期的目標去努力、去奮斗,起到督促學習的作用,檢驗一段時間的學習效果。但最重要的是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考級不是目的,而是動力。關于跳級考,不宜采用,更不要拔苗助長。
寶劍鋒從磨勵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中國的這句古語更能詮釋張云杰老師身上可貴的品質。通過這次訪談,我們了解到,張云杰是怎樣從一個長笛手成為一位音樂家。怎樣從一個普通的戰士成長為一名忠誠于國家和人民的軍人。他集軍人的剛毅、藝術家的儒雅氣質于一身,謙和、執著、樸素,還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己成為我們年輕一代學習的典范。正所謂三分的天賦,七分的努力,張老師的軍樂人生恰是這句真言的完美實踐。(文/編輯 閆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