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江南大部地區(qū)均屬溫帶季風氣候,每年都有幾段時間陰雨連綿,濕悶難忍,堪稱雨季。潮濕對琴(包括對木料和金屬部件)的損傷顯而易見,在長沙雨季若不注意兩個星期就可能生銹,琴頸變形的幾率也大很多。受一位朋友求助帖的啟發(fā),分享一下我和學校朋友的方法。
首先一個琴盒是必不可少的,不要對琴包期望太高,雨季特別潮濕的時候只有琴盒能起到足夠的隔潮作用。如果實在沒有琴盒,建議參考第三條。
第二在琴盒里一定要放干燥劑,放多少沒個準,但一定要勤換,多數(shù)干燥劑是一次性的,吸水到一定程度就失效。干燥劑有不同成分,據(jù)說某些成分對木頭不好但也未經(jīng)考證,我用的是一大包中草藥干燥劑和幾小包化學干燥劑,并將一個小包夾在靠近琴橋的琴弦之間。
第三是放琴盒的排練房至少放一個干燥盒,吸收外部水分;用琴包的朋友建議在柜中放一個,再將琴包放在柜中。我的排練房空間不大卻放了三個干燥盒,放了一把琴(琴盒)和音箱、鍵盤等;排練房柜子里也放一個,放了兩把琴(琴包)。當然干燥盒也有壽命,吸滿水就換,不要心疼小錢。
第四是定期給金屬部件上油,部隊上的朋友通常用槍油,市面上的油我比較推薦縫紉機油,有條件的可以買專門的護理油但比較貴,其他油如食用油我沒用過。上油頻率也沒個準,我大約兩個星期一次,記得上油前將以前的殘油擦干凈,用衛(wèi)生紙或干棉布,不用上很多,薄薄一點油膜即可,但一定要均勻遍布。
第五如果琴橋、拾音器等已經(jīng)生銹,保養(yǎng)前務必盡量清理銹渣,因為聽學化學的朋友說銹本身能助長鐵加速生銹,越生越快。如果已經(jīng)生銹,建議上油更頻繁一點,雨季堅持一周一次。若有條件可以買防銹漆,適當補在清理后沒有油漆保護的裸露的鐵面上,不過我沒試過。
第六彈琴后必須擦琴,擦后盡快收進琴盒,養(yǎng)成好習慣。這是廢話,做不到這一部,前面五部免談。建議金屬部件(包括琴弦)和木頭部分分別用兩塊布擦,因為擦金屬部件的布上難免沾有油,但請放心,不會幾下就把先前上的油擦光。
第七如果在空調(diào)房,不要頻繁將琴室內(nèi)室外拿進拿出,以免溫差過大,這個是聽GC上某前輩說的。
依靠上述七個方法我和幾位朋友的琴完全沒有生修(包括一把用了三年多的國產(chǎn)琴),而一位懶于保養(yǎng)的朋友新買不到半年的RG2550已經(jīng)銹敗不堪,對比顯著,南方的朋友不妨試試。北方的朋友運氣比較好,在這方面可以剩不少麻煩。
關于保養(yǎng)琴的觀點各不相同。我的觀點是油漆、外觀之類小心即可,不太在意,任由時間細細雕琢,但在金屬防銹、木料防潮等關系到性能和壽命的保養(yǎng)上絕對不能馬虎。保養(yǎng)是個慢工夫,細工夫,可能細心幾年,大意幾星期,工夫就白費了。保養(yǎng)需要錢,一點小錢,一個干燥盒十元不到,超市都有賣,在長沙雨季用一個月沒問題,不要吝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