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的殿堂里執教50年,桃李滿天下。很多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理論家、教授是他的學生,作為音樂理論教材,他的著作自上個世紀60年代初沿用至今,400萬冊經典教材影響了幾代人的音樂觀念,為千百萬讀者打開音樂之門……
采訪這樣一位聲名顯赫著述等身的音樂理論家、教育家,景仰之外,連叩門的聲音也透著幾分忐忑。早春3月的一個上午,北京以北,西三旗。經過一塊名為師魂的巨石,我們來到李重光老師的居所,與先生面對面。
音樂仍然是主題,隱約生平作背景。
李重光,漢族,生于1929年,山東省棲霞縣人。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中國視唱練耳、樂理學會副會長。194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江定仙先生學習作曲。1955年畢業后留校任教,從事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兒童音樂教育的教學與研究。1984年調中國音樂學院任附中校長。1987年轉作曲系。1989年獲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1994年退休。
事先,幾乎沒有誰能說出關于他在著作以外的細節和故事。網上能查到的他總是排在一長串著作名字的后面。如今,與眼前滿頭銀發、沉靜又平易的耋耄老人交談,讓我們仿佛置身于一個一次無法細讀的博物館,游歷于歲月長河之上,時光失去刻度:
依墻的鋼琴泛著溫暖的光芒,案幾之上泛黃的筆記本、老舊的鋼筆、樂譜、歌單伸手可及。自上個世紀建國之初至今不經意的收藏,如藝術展覽門票音樂會請柬演出目錄林林總總……它們集納有國內外無數藝術團體院校和大師的名字及展演經歷,其中所記載的共和國半個多世紀的國際國內文化藝術交流和發展史實,如同生動在故事里一般,合理又遙遠,讓人忍不住去觸摸,去證明它的真實。
;
聽說,有好多音樂界的名人都是您的學生?
“40年來,我教過的學生有:劉詩昆、盛中國、施萬春、李西安、黎信昌、王秉銳、金鐵林、楊通八、王朝柱、王冼平、郎昆、程志、殷秀梅、迪里拜爾、吳碧霞、常靜之、曾(田力)、饒嵐、馮小泉、孟貴彬、陳其鋼、劉康華、彭世端、趙易山、滕失初、呂嘉等約3000多人。還有很多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理論家、教授,我已記不起他們的名字,但我知道他們都在為祖國的音樂事業勤奮地工作著……”
“李凌、趙沨創辦的中國函授音樂院,我教過的學生也有三、四千人。
還有電視師范學院,十多年一直播放我的教學錄相帶,學員大都是在職干部,專業、業余都在學,學生不計其數。
還有電臺、電視臺以及各種講習班,培訓班,講座、講學、讀者、聽眾,每月來信上萬封,數量之多可想而知。”
“其實,中國音樂學院附中自建立以來,為全國各地培養了大批音樂工作者,他們是種子,為我們國家的音樂發展和基礎教育做了大量工作。這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成績。”

作為老師,李重光先生深深地知道,音樂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藝術門類。獎杯和榮譽不是教育的目的。音樂人應兼有社會力、文化力,以及多樣性的知識背景。音樂院校這個殿堂更肩負著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成為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領銜者。
多年來,李重光先生一直在為祖國的音樂事業而努力,如同一棵大樹,葳蕤參天。滿樹的花朵,燦爛又安靜,以包容的精神和感染的力量,呈奉一種諧和自然、氣質典雅、格調浪漫的藝術人生。
附: 李重光作品介紹
40多年來,李重光先生在課堂教學之外,經常應邀到電臺、電視臺、音樂院校、社會團體舉辦專題講座、錄音、灌制唱片。因應社會各方面的需要與要求,先后發表歌曲、器樂曲140余首,文章百余篇,出版教材和理論著作16冊。
《音樂理論基礎》1962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這是在1961年8月經全國音樂教材會議上審議后正式出版的唯一一本基本樂理教材。40年來重印26次,總印數達787385冊。1992年在首屆文化部真屬高等藝術院校優秀專業教材評獎中榮獲三等獎。
新疆藝術學院已將出書翻譯成維吾爾文正式出版。
《基本樂理》(上下冊)是為中國函授音樂學院和中國電視師范學院而編寫的,199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至今重印14次,總印數達660000冊。并將全書,在電視臺播放。
《簡譜讀法十二講》是為中央電視冶編寫的《怎樣識簡譜》電視教材。1982年由廣播出版社出版。這是中央電視臺第一次系統錄制有關音樂教育的專題節目。播放時間長達半年之久。
《自學五線譜輔導講座》這是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編寫的廣播教材。1986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十幾年來共重印16次,總印數達350000冊。
本教材還由北京普教育像(視聽)出版社錄成錄音帶,全國發行。
《基本樂理簡明教程》這是專為音樂院校演唱演奏專業而編寫的基本樂理教材。1990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至今已重印14次,總印數達121820冊。本書的特點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簡明概要、科學系統、循序漸進、通俗易懂。
《基本樂理教學法》此書的主要內容1989年曾在北京音樂周報發表(共19篇),后經修改,1998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2001年重印一次。
篇幅不大,但內容齊全,從目的任務、課程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到教學環節,應有盡有。這是作者多年教學經驗教訓的總結,每個部分都以親身感受生動具體的實例為依據,是前人所未曾做過的。
《五線譜入門》1996年由華樂出版社出版。已重印5次,總印數54125冊。作為群眾、業余通俗讀物,采用首調唱名法,將十五個調、七種位置化為一種關系,一舉解決了十五個調、七種譜表(高章譜表、低音譜表和五種C譜表)105種譜表與調的組合,真正做到一通百通,極大提高了學習掌握五線譜的效率,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
《怎樣教孩子學音樂》部分內容曾在廣播歌選發表過,1998年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已重印兩次。這是一本為家長和老師編寫的怎樣教孩子學音樂的知識性讀插,內容包括:為什么要教孩子學音樂、怎樣引導孩子欣賞音樂、怎樣教孩子唱歌,怎樣訓練音樂的耳朵、怎樣教孩子識譜,怎樣輔導孩子練琴六個方面的有關問題。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我對兒童音樂教育的一些觀點。
《簡譜讀法基礎教程》2001年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該書的特點是從鋼琴廛改為談,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技能的訓練,每課都由樂理知識、讀譜提要、聽覺訓練、視唱練習四部分組成,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內容豐富講解詳盡。
《五線譜讀法基礎教程》2001年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本書是《簡譜讀法基礎教程》的姊妹篇。結構形式基本相同。只是結合五線譜和首調唱名法的特點,充分發揮首調唱名法的優勢,將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有機結合,達到快速掌握五線譜的目的。
《兒童視唱入門》這是為孩子編寫視唱入門書,2000年由華樂出版社出版。本書的最大特點是強調技術為藝術服務。每課一曲,附鍵盤圖說明,解決一個或幾個問題。所選曲目大都是兒童喜聞樂見的民歌或歌曲。每首歌曲所用的音都用鍵盤與五線譜對照列出,難點、要點都有詳盡的說明。從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從整體到局部,都做了恰當的安排,便于專業和業余學習。深入淺出,講解詳盡。
《兒童練耳入門》是《兒童視唱入門》的姊妹篇,2005年出版。從第一課單音A(la )的練習到第100課移調,每課都有彈、聽、唱、說、寫五部分組成。這種又唱又說,又彈又寫訓練,聽覺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訓練結果。
《李重光基本樂理600問》是以問答的方式來講解基本樂理的全部內容,是在《基本樂理問答》一書的基礎上,稍加整理而成。2001年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樂理入門》1999年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這是一本按首調唱名法編寫的基本樂理入門的書,簡單明了,通俗易懂,每課都有簡單的練習用答案,這對自學基本樂理,無疑是大有好處。
《幼兒歌曲分析》1989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這是為幼兒園教學而編寫的參考資料,精選中外幼兒歌曲60首,從理論的高度加以分析,以滿足幼兒園老師教學急需。
《聽聽、彈彈、唱唱》卡拉OK鋼琴與樂隊游戲帶,附有鋼琴曲譜一冊,1989年由中國廣播錄音出版社出版。這是孩子們喜愛的24首兒童歌曲改編的鋼琴小曲集,可聽、可弱、可唱,形式多樣,設計新穎,作為六一兒童的禮物,深受孩子們的歡迎。
《少年兒童鋼琴曲選》1984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這是特意為孩子們編寫的具有一定技術訓練目的五聲調式的標題性鋼琴小曲集,共23首小曲,曾重印多次,總印數約為三萬多冊。
《五線譜入門》是應華樂出版社之約而寫,這是一本群眾性業余通俗讀物,采用首調唱名法,將十五個調、七種位置化為一種關系,一舉解決了十五個調、七種譜表(高章譜表、低音譜表和五種C譜表)105種譜表與調的組合,真正做到一通百通,大大提高了學習掌握五線譜的效率,自1996年出版以來,以重印五次,總印數達54125冊。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
《小鼓響咚咚》在《兒童聲樂》(劉燕及詞)這是一首兒童歌曲,自1960年4月在《兒童聲樂》發表以來四十多個春秋,被全國許多家出版社的小學音樂課本、教材、歌集所選用,錄成盒帶,灌成唱片,制成光盤,廣為流傳,影響久遠,深受孩子們喜愛。(記者 張東冬)
|